taste是个玄学,但的确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。 比如我常觉得我老婆taste很差,总能找到商场中最难看的衣服。 城市孩子去农村,一周后奶奶就打扮成了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娃。 当然这种好理解,你可以把taste理解为审美。 审美是私人的东西,但还是可以区分高级还是低级。
乔布斯说盖茨的taste差。盖茨自己也认。原话是: Well, I’d give a lot to have Steve’s taste windows的设计总是不如mac看着高级。 这个缺陷他这辈子是弥补不了的。
文艺作品,也是存在taste的。 秦腔,我们类比他农业重金属,情感宣泄暴漏,不含蓄。 二人转就更过分。但是底层的taste就在这里了。高级的他们根本无法接受。
徽班进京产生了京剧,京剧诞生起就是给乾隆皇帝,贵族看的。 他们的taste当然与农民不同。京剧的编剧好些都是文化人。遣词造句讲究句句押韵。唱出的段子除了旋律还有文字的美感。 演员的动作和化妆都是走的另一种审美。梅兰芳不唱戏的那段时间,靠书画都可以养活一家人。 他给自己画的妆就高别人一头。
秦腔演员好些半路出家,高级别的审美他自己都没法理解。
还有文字的美感。现在的网文都是批量生成的速食网文。产生这些内容的作者水平参差不齐。 注意文字美感的及其之少。我觉得在taste这个标准来看,我们在大踏步的倒退。
民国时候徐志摩,鲁迅等人的作品非常有文字力量的,是可以传承百世的。
我觉得小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小时候提升taste。把好东西刻在基因中。
当然你说这个有啥用,其实没啥用。
我小时候读过不多的史记,春秋战国这类的书籍。 这些对我后来的语文有很大的帮助。史记重要的不是历史事件。他的文字美感是第一流的。后世2000年没人能超过他。这是大师们公认的。
提升taste只有一条道,熟读最好的作品。不用读很多。这本书就是学好语文的九阴真经。读好了,高考140分已经保底了。剩下10分属于意外。
这只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而已。